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面向生态环境的黑河中游水资源合理利用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桂民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王根绪
关键词黑河中游 水资源 生态需水 供需平衡 节水 合理利用
其他题名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 Rational Utiliz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Eco-environment
中文摘要水资源是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黑河中游长期以来都存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现象,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使得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阻滞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并威胁到下游绿洲的生存。因此,论文立意于寻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以期在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经济、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黑河中游人工绿洲中的防护林生态系统以及区域内的防风固沙草地对于绿洲生态系统的维护意义重大,其生态需水量应力求得到满足。利用蒸散发模型(Pnman一Monteith方程和Pridstley一Taylor方程)计算得到中游地区防护林草维持正常生长的生态需水量为2.0亿m3。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设定不同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鼠标,由此推算得到不同阶段的生态需水量:2010年使现有规模的防护林草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得到满足,生态需水量2.0亿m3;2020年防护林草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乔木林面积在21000年水平的基础上增加10%,灌木林增加15%左右,草地增加20%左右,且各生态系统的适宜需水量基本得到满足,这一阶段生态需水量为2.26亿m3;2030年,,、保持2020年的防护林草面积不变,生态维护功能持续增强,此阶段生态需水量仍为2.26亿m3。参考《黑河干流水资源近期规划意见》,根据现状及未来不同阶段国民经济需耗水量,接合生态需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到:现状多年水平下,黑河中游共缺水2.38亿耐;2010年和2020年在完成向正义峡下泄9.5亿m3水量的任务后,分别缺水0.45亿m3和0.50亿m3;2030中游共缺水0.85亿m3,同时需向下游分水,10.0亿m3。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未来黑河中游水资源短缺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只有合理规划、经济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全面建设形成一个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才可能实现。论文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水资源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干旱区水问题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卞要包括区域生态需水项的确定、生态需水量和水资源量的计算,分别运用蒸散发模型和水量平衡方程推求;第三章首先估算了区域现状和未来不同阶段的生态需水量,然后根据区域水资源量及国民经济需耗水状况,进行了现状及不同阶段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第四章基于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和当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并探讨了保障措施;最后一章总结了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52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2059]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桂民. 面向生态环境的黑河中游水资源合理利用分析[D].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