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的拆分与半制备及马兜铃酸的微乳电动色谱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翟宗德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7-05-14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导师 | 师彦平 |
关键词 | 手性拆分 多糖氨基甲酸酯固定相 半制备HPLC 记忆效应 微乳电动色谱 马兜铃酸 Enantioseparation Polysaccharide carbamate phase Semipreparative HPLC Memory effect Microemulsion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Aristolochicacids |
学位专业 | 分析化学 |
中文摘要 | 生命有机体是基于过剩的手性分子基础上的,经常对单一对映体呈现出不同的生物响应。在生物体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对映体是具有活性的,而另一个对映体却表现出毒性。因此,FDA 已经要求在开发立体异构体药物时对每种对映体进行评价。结果,制药工业在进行药代动力学、代谢学、生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开发具有更高疗效和低毒性的药物之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获得对映体纯的化合物上。手性色谱在药物发现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手性分析的工具,而且作为从结构多样的外消旋化合物中获得纯对映体的制备技术。本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硅胶为基质合成了几种高效的多糖类手性固定相,在这些固定相上成功的实现了数种手性药物和手性醇的拆分。在分析色谱中,拆分主要在正相色谱模式和极性溶剂色谱模式下进行,对醇改性剂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并对各种对映体的洗脱顺序进行研究。另外,对建立的一些药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确认,包括线性方程、线性相关系数、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使建立的方法可被用于对映体纯度测定和药品分析。首次成功的建立了其中的一些手性药物的半制备色谱方法,并制备了少量高纯度的单一对映体。利用旋光仪和圆二色谱研究了制备的单一对映体的旋光性质。在正相色谱模式和极性有机溶剂色谱模式下,研究了最常用的一种酸性添加剂-三氟乙酸(TFA)的记忆效应。一种持久的负面的TFA 的记忆效应在常用的多糖类固定相拆分4 种手性药物时被发现并论证。而且,使用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方法对TFA 记忆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另外,给出了去除这种负面记忆效应的方法。建立和发展了一种选择性的,灵敏的,可靠的微乳电动色谱方法用于同时分析几种中草药样品中马兜铃酸A,B,C,D,七羟基马兜铃酸A 和去硝基马兜铃酸A成分。其中对样品中的4种AAs的含量成功进行了测定,取得了满意的回收率,灵敏度和重现性。该方法可以作为疑似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样品和其它制品的安全检测方法。 |
学科主题 | 色谱 |
公开日期 | 2013-05-24 |
源URL | [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3080] ![]() |
专题 |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翟宗德. 手性药物的拆分与半制备及马兜铃酸的微乳电动色谱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