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聚酰胺/热致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岳群峰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5-1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杨生荣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 聚酰胺 热致液晶聚合物 熔融共混 In Situ Composites Polyamide 66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Melt Blend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本文以聚酰胺66(PA66)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原位增强PA66复合材料,并对原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界面形态、结晶以及原位混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 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侧链型TLCP增强PA66原位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LCP能够诱导基体结晶,增大复合材料结晶度;高含量TLCP会引起复合材料熔点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TLCP含量小于5wt%时达到最佳;含量大于5wt%,分散相TLCP发生团聚产生应力缺陷,力学性能下降。由于TLCP与PA66分子主链的差异,复合材料中连续相PA66与分散相TLCP相界面有明显的分离。 2.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型三元乙丙共聚物(EPDM-g-MAH)作为PA66/TLCP复合材料界面增容剂,研究其对复合材料界面形态的影响。DMA、FTIR和流变学测试表明EPDM-g-MAH在界面有效起到增容作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SEM、TEM等测试表明,增容后复合材料相界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3. PA66/TLCP共混物中引入小分子环氧树脂作为界面增容剂。加工流变学和FTIR图谱显示,环氧树脂在复合材料界面与PA66基体和TLCP分子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相应的复合材料的力学、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由于两步法的制备工艺使环氧树脂能够充分混合而避免其过于聚集而使增容效果的降低,在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上优于一步法。 4. 制备了主链型TLCP增强PA66原位复合材料。SEM分析显示,TLCP在基体PA66中成纤性能良好,提高了共混物的弯曲模量。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表明:TLCP在基体中起到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并且降低了基体的结晶活化能。 5. 以空心玻璃微珠(GB)为混杂材料,制备了主链型和侧链型两种热致液晶增强的PA66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材料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B在熔体流动过程中产生“微辊”效应,促进TLCP形成较大长径比的微纤,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由于两种液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不同,在GB诱导下所形成的微纤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增强效果。
学科主题高分子复合材料
公开日期2013-05-24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3021]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岳群峰. 聚酰胺/热致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