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多烷基环戊烷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马剑琪
学位类别理学博士
答辩日期2007-05-1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白明武
关键词多烷基环戊烷(MACs) 自组装单分子膜 双层膜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Multiply-alkylated cyclopentanes (MAC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Dual-layer film Nanoparticl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中文摘要用分水器法、高压釜法及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具有超低挥发度可用于空间和微电子机械装置(MEMS)的一系列多烷基环戊烷(MACs),制备了由其和自组装单分子膜形成的纳米厚度的双层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润滑性能;制备了在MACs 中很好溶解的Ag 和ZrO2 纳米微粒,研究了其与MACs 复配后的纳米摩擦学性能。
1. 在一系列多烷基环戊烷(MACs)中,2-辛基-十二烷基取代的多烷基环戊烷(MACs)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很低的挥发性、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润滑性能以及与添加剂有良好的互溶性,可替代PFPE作为潜在的空间润滑剂。
2. MACs 与硅基体或DLC 表面的两种单分子层膜形成双层膜,MACs 在单分子层膜表面形成规则的不连续的纳米尺度的岛状薄膜结构;MACs 降低在硅表面烷基硅烷单分子层膜的摩擦系数,对硅表面全氟硅烷单分子层膜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MACs 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自修复能力,显著提高硅表面两种单分子层膜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MACs 明显降低全氟硅烷在DLC 表面的单分子层膜的摩擦系数,显著提高其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3. 由于具有低剪切力和良好润滑性能的金属银膜沉积在摩擦副表面,Ag 纳米微粒与MACs 复配后能显著降低MACs 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4. 三辛基氧膦修饰的ZrO2 纳米微粒在边界润滑下,无机ZrO2 纳米微粒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沉积膜而有机修饰层中的P 在摩擦过程形成化学反应膜,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MAC 摩擦学性能。
学科主题润滑与防护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公开日期2013-05-24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3030]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剑琪. 多烷基环戊烷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