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PH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与机制解析/影响成体神经干细胞功能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江丽萍 |
答辩日期 | 2017-06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陈勇彬 |
关键词 | Ncaph,结直肠癌,神经发生,神经干细胞,天然化合物,吲哚生物碱,增殖,树鼩,基地细胞癌,Hedgehog,动物模型 Ncaph, Colon Cancer, Neurogenesis, Neural Stem Cell, Natural Compound, Indole Alkaloids, Bcc, Hedgehog, Animal Model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学位专业 | 细胞生物学 |
其他题名 | Mechanistic studies of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tumorigenesis and anti-tumor leading natural compounds screen |
英文摘要 | 本论文工作主要是围绕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解析及抗肿瘤天然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展开。第一部分研究发现non-SMC condensin I complex subunit H (NCAPH)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相对于正常组织和正常细胞高表达,敲低NCAPH之后,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在高表达NCAPH的结直肠癌病人中,预后和总体生存率明显比低表达病人更好,可能与高表达NCAPH使结直肠癌细胞对放化疗敏感有关。第二部分内容基于云南省丰富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资源,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利用不同肿瘤细胞系及胶质瘤放化疗抵抗和复发的主要细胞来源:成体神经干细胞,筛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或影响成体神经干细胞功能的先导化合物。研究结果显示,动植物来源的新颖天然化合物吲哚生物碱、多巴胺衍生物、灵芝小分子和九香虫非肽小分子能促进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新骨架化合物吲哚生物碱可能部分通过配体不依赖地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小分子不促进神经瘤细胞的增殖,相反促进其分化为神经元,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应用的价值。博士在读期间,还以树鼩(Tupaia belangeri)为模式动物,成功建立了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模型,利用SmoA1慢病毒感染能够建立与人类BCC病理学特征类似的树鼩BCC模型,拟用于对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发表文章5篇,其中以共同一作发表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Tetrahedron、RSC Advances、Zoology Research(已接受)各1篇,以共同作者发表在Oganic Letters、Phytochemistry上各1篇。 |
学科主题 | 生物学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kiz.ac.cn:8080/handle/152453/12480]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动物研究所_动物模型与人类重大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动物研究所_肿瘤信号转导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江丽萍. NCAPH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与机制解析/影响成体神经干细胞功能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功能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