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蛇毒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血液凝固系统的作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沄
答辩日期199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昆明
关键词Snake Venoms Proteases blood Coagulation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1. 论文首次系统研究中国常见8种毒蛇蛇毒对血液凝固系统作用。它们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烙铁头,蝮蛇和尖吻蝮。用人血浆和纯化凝血因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常见8种蛇毒中除银环蛇,蝮蛇毒外,眼镜蛇,睨镜王蛇,金环蛇,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等6种蛇毒均含有依赖钙离子的第X因子激活组份,(2)其中尖吻蝮,蝮蛇和竹叶青蛇毒含凝血酶原激活剂。(3)眼镜王蛇毒具有微弱的蛋白C激活活性。(4)竹叶青蛇毒具有纤溶酶原激活活性。2. 竹叶青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sv--PA)是蛇毒是第一个发现的专一地激活纤溶酶原的蛋白酶,蛋白质序列分析和抑制剂研究结果证明它是一个典型的蛇毒丝氨酸蛋白酶。与蛇毒中已纯化的竹叶青。凝血酶样酶,蝰蛇毒第V因子激活剂和铜头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以及美洲矛头蝮蛇毒的凝血酶样酶等进行比较发现sv--PA的N-末端序列和胰蛋白酶水解sv--PA内肽序列与上述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序列相比有60%-70%同源性;生理功能测定证明sv-PA与已知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尿激酶(u-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具有相同的激活人血浆纤溶激酶作用,均能切断Arg560-V功561的肽键形成双链纤溶酶。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表明抗sv--PA抗体与尿激酶和组织纤酶原激剂无免疫交叉反应;抗sv--PA抗体专抑制sv-PA对血浆纤溶酶原激活作用,但对尿激酶,组织纤溶激活剂无任何作用。3.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眼镜蛇科蛇毒中第X因子激活剂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发现眼镜王蛇和金环蛇毒在钙离子存在下血浆具有明显促凝作用,经纯化后证明系第X因子活化剂。证明它是一个与蝰科蛇毒(圆斑蝰,美洲矛头蝮)第X因子激活剂在生化结构上不同的新的丝氨酸蛋白酶。4. 从烙铁头蛇毒中分离到具有强抗凝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TMVFg)同样不同于sv--PA。TMVFg能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的β链和α链,应用快速蛋白液相层析仪Mono--Q柱对纤维蛋白原经TMVFg降解后产物进行分离,结果发现组份FDPI能抑制纤维蛋白聚合。另一个组份FDP II不仅促进纤维蛋白聚合,同时对TMVA(烙铁头蛇毒血小板活化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聚集无抑制作用。从生化角度出发,目前可将蛇毒中蛋白水解分成两大类,其中一类是可被PMSF或DFP抑制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它们的蛋白序列与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显示较大同源性。均具有一个共同活性中心和相同酶催化机制。但由于活性中心外的序列差异导致底物专一性差异和生物活性差异。另一类是可被金属螯活剂EDTA抑制的金属蛋白酶。一般来说,参加它们催化作用活性中心的金属离子是锌,有资料表明它们隶属于一个新的金属蛋白酶亚科,除具有一个高度稳定的锌螯合序列His-Glu-X-X-His外,未发现它们的蛋白序列和目前已知任何金属蛋白酶有结构同源性。从生理功能看蛇毒蛋白酶对血液凝固系统有独特作用。因此引起科学家广泛重视,同时被广泛用于止血,血栓,凝血机制基础研究,并已生产多种治疗药物。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kiz.ac.cn:8080/handle/152453/12502]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动物毒素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沄. 蛇毒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血液凝固系统的作用[D]. 昆明.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99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