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银河系二维消光及三维尘埃分布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林林
答辩日期2018-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上海
导师侯金良 ; 沈世银
关键词尘埃, 消光–星际介质: 结构–银河系: 结构, 消光–方法: 统计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the 2D extinction and 3D dust distribution of the Galaxy
英文摘要
摘要
银河系中的尘埃影响观测天体亮度和颜色的观测,因此银河系尘埃消光的
精确测量是对其他天体从近红外到紫外进行消光改正的基本也是必要条件。此
外尘埃粒子表面是分子形成的重要场所,与恒星形成密切相关。尘埃空间分布的
特征包含星系结构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与银河系消光有关的物理量然后在三个方面对银河
系消光研究进行介绍。对于银河系整体消光我们介绍了由尘埃远红外辐射得到
的SFD 和Planck 全天区消光图。此外,介绍了星系计数和统计色余两种对银河
系消光进行测量的独立方法。对于银河系内天体消光的测量,我们介绍了用于计
算分子云天区消光的恒星计数和统计色余法,用于计算单颗恒星近红外消光的
RJCE 法。对于三维消光的测量,我们介绍了星族结构模型法和贝叶斯方法。在
消光图的基础上介绍了银河系尘埃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银河系消
光曲线的进行了简单介绍。
应用最广泛的SFD 消光图已经被去多工作进行了独立验证,但是这些工作
大多基于对银河系内恒星消光的测量,而不是银河系整体消光。本文第二章利用
南银冠U 波段巡天星表,用u 波段星系计数和星系u r 颜色分布两种独立的方
法计算了银河系整体消光。将我们用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与SFD 消光图进行对
比发现,在低消光(E(B V)SFD < 0:12 mag) 天区,SFD 与我们的结果一致,但是
在高消光天区(E(B V)SFD > 0:12 mag),SFD 消光图系统性地高估了消光值,高
度量可以表示为线性关系ΔE(B V) = 0:43[E(B V)SFD 0:12]。此外,将我们的
结果与Planck 消光图进行对比,结果在整个研究天区都非常一致。通过星系计
数结果与颜色分布结果的比值限制消光曲线,我们发现O’Donnell (1994)RV = 3:1
的消光曲线与我们结果符合地很好。
LAMOST 光谱巡天项目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银河系恒星光谱库,苑等
人利用利用恒星对的方法得到了数百万记恒星的消光和距离信息。第三章我们
利用LAMOST 光谱巡天增值星表建立银河系尘埃三维分布模型。得到尘埃的
整体分布可以用指数盘描述,标高和标长分别为3,192 pc 和103 pc。在我们
的模型中将太阳到尘埃盘面的垂直距离作为模型拟合参数,最佳拟合值为23
pc。除了尘埃整体分布的指数盘结构,我们定义了太阳附近的两个子结构。一
个位于150◦ < l < 200◦ , 5◦ < b < 30◦ 与古德带模型一致,另外一个位于140◦ < l < 165◦ ,0◦ < b < 15◦,和鹿豹分子云相关。
第四章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工作做了展望。
学科主题理论天体物理学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19.78.226.72/handle/331011/29849]  
专题上海天文台_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林林. 银河系二维消光及三维尘埃分布的研究[D]. 上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