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星观测特征和磁星巨型闪耀数值计算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姚广瑞 |
答辩日期 | 2018-06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上海 |
导师 | 沈志强 ; 黄磊 |
关键词 | 中子星 磁星 脉冲星 磁场 |
学位专业 | 天体物理 |
其他题名 | Observ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on giant flares of magnetars |
英文摘要 |
摘要
磁星是一类有着极强磁场的致密天体,它们的外部磁场强度是典型中子星
磁场强度的100-1000倍。软
射线再现源(SGRs)和反常X射线脉冲星(AXPs)在
过去十几年中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磁星候选者。截止目前发现的磁星有29 颗:
15个SGRs( 11个已证实,4个候选者),14个AXPs( 12个已证实,2个候选者)。
磁星有着独特的光谱性质和光变特征,它的观测现象丰富多彩,观测波段跨越
了射电、红外、光学、X 射线和
射线等不同波段。近些年来,多种多样的理
论模型也相继被提出来解释其独特的性质。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首先综述了磁星的观测特征及理论模型。总结了磁星与通常中子星(以
脉冲星为例)在自转特性、是否存在双星系统及供能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详
述了磁星在多波段的能谱、到达时间特性及光变特征等观测特性,之后着重介
绍了中子星框架下的扭曲磁层模型,并简单介绍了其它候选模型。
(2)为了解释磁星巨型闪耀的典型特征,即在短时标内释放出巨大能量,我
们采用了扭曲磁层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悬浮在磁星外部磁层中的磁流管及
电流片。通过调整磁星表面多极场结构的变化,依靠磁流管在磁层中准静态的
演化,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能量积累及释放过程:磁流管的状态迁移过程和磁
流管的逃逸过程,两种情形都能够给巨型闪耀期间巨大能量的短时标释放提供
解释。
(3)SGR 1806-20 在2004 年的巨型闪耀是能量释放最高的一次。该磁星磁层
的总能量估计为 (5 20) 1048 erg,而此次闪耀期间的能量释放占总能量的百
分比为 (0:09 0:92)%。我们通过对磁星表面多极场结构演化的计算得到:磁
流管的状态迁移情况下,能量释放百分比为 0:42%;而磁流管的逃逸情况下,
能量释放百分比为 0.51%。两者都可以为观测到的巨大能量释放提供合理的解
释。 |
学科主题 | 天体物理学 ; 实测天体物理学 |
源URL | [http://119.78.226.72/handle/331011/29866] ![]() |
专题 | 上海天文台_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学位论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姚广瑞. 磁星观测特征和磁星巨型闪耀数值计算[D]. 上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