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项目
| 项目编号 | 31170992 |
| 作者 | 郭建友
|
| 文献子类 | 面上项目 |
| 英文摘要 | 安慰剂镇痛效应可以分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成分,其中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主要由阿片肽参与,但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至今不明。我们最近的一项关于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显示,动物同样可以产生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本项目利用前期建立的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动物模型,大鼠伏隔核给予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测定痛阈变化,确定参与非阿片类慰剂镇痛效应的主要脑区和内源性镇痛物质;测定腹侧背盖区的γ-氨基丁酸水平,阐明参与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多巴胺的投射来源和释放机制。同时,分别测定大鼠前额叶皮层胆囊收缩素浓度、伏隔核的胆囊收缩素受体结合率和受体mRNA水平,明确胆囊收缩素与多巴胺互相影响,参与非阿片类慰剂镇痛效应的途径。通过上述研究,以期揭示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阐明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安慰剂效应内源性镇痛物质的主要区别,为临床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安慰剂镇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 发表日期 | 2011-12-31 |
| 结束日期 | 2015-12-30 |
| 关键词 | 安慰剂镇痛效应 非阿片类 大鼠 多巴胺 胆囊收缩素 |
| 项目经费 | 50 |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320] ![]()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建友.非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