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 |
作者 | 张贵山; 温汉捷; 李石磊; 胡瑞忠; 裘愉卓 |
刊名 | 矿物学报
![]() ![]() |
出版日期 | 2009 ; 2009 |
期号 | 2页码:243-252 |
关键词 | 角闪辉长岩 角闪辉长岩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福建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福建 |
英文摘要 | 赤门角闪辉长岩是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末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分布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北部,总体呈近NS向展布。岩石属于低钾(拉斑)岩石系列,富A l、Na2O>K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以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和Ti-Fe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赤门角闪辉长岩具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性,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消减带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赤门角闪辉长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来自不含石榴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赤门角闪辉长岩形成于大陆拉张带-陆内初始裂谷的过渡环境。综合晚中生代的基性岩类资料,与形成较早的沿海辉长岩对比研究,赤门角闪辉长岩是拉张向裂谷转换体制下形成的过渡岩石类型,标志初始裂谷活动的开始。 ;赤门角闪辉长岩是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末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分布在福建省南平市的北部,总体呈近NS向展布。岩石属于低钾(拉斑)岩石系列,富A l、Na2O>K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以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和Ti-Fe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赤门角闪辉长岩具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性,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消减带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赤门角闪辉长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来自不含石榴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赤门角闪辉长岩形成于大陆拉张带-陆内初始裂谷的过渡环境。综合晚中生代的基性岩类资料,与形成较早的沿海辉长岩对比研究,赤门角闪辉长岩是拉张向裂谷转换体制下形成的过渡岩石类型,标志初始裂谷活动的开始。 |
语种 | 中文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3597212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975]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贵山,温汉捷,李石磊,等. 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2009, 2009(2):243-252, 243-252. |
APA | 张贵山,温汉捷,李石磊,胡瑞忠,&裘愉卓.(2009).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矿物学报(2),243-252. |
MLA | 张贵山,et al."闽北角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矿物学报 .2(2009):243-25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