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提取物ZG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崔晓兰; 郭姗姗; 王秀坤; 张媛媛; 黄洋; 赵晔; 巩文峰 |
出版日期 | 2005-11-01 |
关键词 | 肝素钠 HSV 细胞表面 ZG PBS 桅子 提取物 荧光强度 FITC 叠氮钠 超微结构 加人 |
页码 | 6 |
英文摘要 |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首先必须吸附于细胞膜上特异的病毒受体,二者的结合才能使病毒进入继而感染细胞,病毒受体是决定病毒组织器官亲嗜性的关键因素。对病毒受体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之一。目前已知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补体受体CR1可介导HSV-1与细胞受体的结合,这反映了HSV-1可感染多种细胞系的特性。Bonayyard等人已研究了HSV-1受体在1301、B95-8等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最近有学者在淋巴细胞表面发现HSV1受体为TNF/NGF 受体家族成员。在本实验室以往实验的基础上,发现栀子提取物ZG在体内和体外均有较好的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其IC50为0.45mg/ml,TI为39.42,但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吸附蛋白(VAP)在病毒对宿主细胞感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病毒是通过VAP与宿主细胞的吸附、穿入、脱壳、基因激活、复制繁殖而完成一个感染过程。慢扫描电荷耦合器件(cCCD)是一种灵敏的固定成象装置,由于慢扫描电荷耦合器件照相机在荧光显微镜上的联合应用,使这一方法更加精确和方便,具有低噪声、宽的动力学范围、极好的线形性和几何变形小的优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低光水平的成象,从而避免了强光对生物样品的漂白和破坏。本实验通过观察栀子提取物ZG对HSV-1吸附环节的观察,为探讨中药抗病毒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会议录 | 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下册)
![]()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56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崔晓兰,郭姗姗,王秀坤,等. 栀子提取物ZG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受体表达量的影响[C]. 见:.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