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茴香毒性成分和6-Deoxypseudoanisatin的结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嘉森; 周倩如 |
刊名 | 药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88-03-31 |
期号 | 03页码:221-223 |
关键词 | 红茴香 Anisatin Pseudoanisatin 6-deoxypseudoanisatin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八角科植物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和华南各地,其果实常被当作八角误食引起中毒。为了研究其毒性成分和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我们对贵州产的红茴香果实进行了化学研究。从中分得3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一为毒性成分,小鼠腹腔注射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7128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嘉森,周倩如. 红茴香毒性成分和6-Deoxypseudoanisatin的结构研究[J]. 药学学报,1988(03):221-223. |
APA | 刘嘉森,&周倩如.(1988).红茴香毒性成分和6-Deoxypseudoanisatin的结构研究.药学学报(03),221-223. |
MLA | 刘嘉森,et al."红茴香毒性成分和6-Deoxypseudoanisatin的结构研究".药学学报 .03(1988):221-2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