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孔祥彬; 潘启超; 陈秀英; 章辛 |
刊名 | 癌症
![]() |
出版日期 | 1983-06-30 |
期号 | 03页码:144-147 |
关键词 | 伪石蒜碱 剂量 EAC 用药量 抗癌作用 细胞混悬液 DNA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应用~3H标记的伪石蒜碱、脱氧胸苷及尿苷参入作用在艾氏腹水癌(EAC)研究了伪石蒜碱的作用机理。已证明癌细胞中测得~3H-伪石蒜碱的量68%在其细胞DNA中。已证明伪石蒜碱在较低剂量下可引起DNA合成的肯定的抑制,而在较高浓度下才抑制RNA合成。在伪石蒜碱处理的EAC细胞中,~3H-脱氧胸苷参入EAC细胞受抑制,除去伪蒜石碱后不同时间内,渗入率倾向于增加,形成递增型曲线,这提示伪石蒜碱不引起DNA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反之,它可能嵌入DNA分子中,而干扰DNA的生物合成。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7170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孔祥彬,潘启超,陈秀英,等. 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J]. 癌症,1983(03):144-147. |
APA | 孔祥彬,潘启超,陈秀英,&章辛.(1983).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癌症(03),144-147. |
MLA | 孔祥彬,et al."伪石蒜碱抗癌作用原理的探讨".癌症 .03(1983):144-14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