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尹琳琳; 朱兴族 |
刊名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
出版日期 | 2006-04-30 |
期号 | 02页码:93-96+110 |
关键词 |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强直和震颤为主要症状;以黑质致密区神经元严重缺失并伴有Lewy小体生成为主要病理特征。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兴奋性毒性、氧化应激、免疫学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PD治疗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但仍不能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因此,临床上还采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本文旨在针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及其药物治疗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70087] ![]() |
专题 | 药理学第二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尹琳琳,朱兴族.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02):93-96+110. |
APA | 尹琳琳,&朱兴族.(2006).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02),93-96+110. |
MLA | 尹琳琳,et al."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02(2006):93-96+1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