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致敏性比较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瑞霞; 汤纳平; 林海霞; 马璟; 谢岑![]() ![]() |
刊名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
出版日期 | 2010-12-20 |
卷号 | 12期号:06页码:1005-1008 |
关键词 | 绿原酸 双黄连粉针剂 ASA BN大鼠 抗体 补体 免疫表型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目的:比较评价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的潜在致敏性,并初步探索可疑致敏原绿原酸的致敏机制。方法:绿原酸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同时进行BN大鼠全身主动致敏实验(ASA),激发前取血测定抗体(IgE、IgG、IgA、IgM)、补体(C3、C4)、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4/8),记录激发后症状;单次静脉给予绿原酸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测定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120、240min血浆中绿原酸浓度。结果:比较ASA激发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可知绿原酸过敏反应程度低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绿原酸组和双黄连组抗体(IgE、IgG、IgA、IgM)、补体(C3、C4)各有不同程度升高,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也有一定变化;单次静脉给药测定绿原酸血药浓度,给药后5、10、30、60min时,绿原酸组血浆中绿原酸浓度显著低于双黄连粉针剂组。结论:绿原酸对BN大鼠致敏性低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原因可能是单体和复方绿原酸的代谢差异,也可能是因为绿原酸并非唯一致敏原。 |
资助项目 | 科学技术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305]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9812] ![]() |
专题 | 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中国.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瑞霞,汤纳平,林海霞,等. 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致敏性比较评价[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06):1005-1008. |
APA | 张瑞霞,汤纳平,林海霞,马璟,谢岑,&陈笑艳.(2010).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致敏性比较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2(06),1005-1008. |
MLA | 张瑞霞,et al."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致敏性比较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2.06(2010):1005-1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