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研究大鼠短期致肝脏癌前病变机理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任进; 戚新明; 刘琳琳; 邬雄飞
出版日期2008-10-01
关键词大鼠短期肝脏癌前病变模型 激光显微切割 CYP2E1 白藜芦醇
页码15
英文摘要目的建立大鼠短期致肝脏癌前病变模型,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探讨癌前病变机理和中药白藜芦醇可能的肝细胞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肝脏为靶器官,用已知的致肝癌化合物二乙基亚硝胺(DEN)为诱变剂,以胎盘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标记的转化灶作为肝细胞癌前病变的终点标记,建立短期致肝脏癌前病变模型。同时检测氧化损伤、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CYP450酶等在肝脏细胞癌前病变中的作用。进一步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检测CYP2E1在肝脏细胞癌前病变中的作用。结果1.大鼠短期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模型组GST-P阳性转化灶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细胞增生指标PCNA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表明模型建立成功。2.氧化损伤检测模型组肝脏组织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明显消耗。3.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的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模型组Cx32蛋白在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的阳性染色在面积与数量上都有明显降低。4.CYP450酶在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模型组CYP2E1和CYP1A1的活性增加,CYP1A1和CYP2E1蛋白表达均上调;CYP1A2则表达下调。进一步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结合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表明:转化灶内肝细胞GST-P与CYP2E1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灶外正常肝细胞。而CYP2E1特异性抑制剂大蒜素(DAS)抑制CYP2E1的表达,同时减少GST-P转化灶的数量和面积。5.白藜芦醇的肝细胞保护作用白藜芦醇与DAS作用相似,可以显著的降低灶内、外肝细胞GST-P,CYP2E1的表达,并使转化灶的面积与数目显著减少。结论综上所述,大鼠短期致肝脏癌前病变模型中,氧化损伤、细胞间连接蛋白可能参与了早期损伤过程;肝脏细胞早期损伤可能与CYP450代谢酶尤其是CYP2E1的改变密切相关。白藜芦醇有明显的肝细胞保护作用,CYP2E1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会议录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文献子类Article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423]  
专题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上海 201203,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进,戚新明,刘琳琳,等. 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研究大鼠短期致肝脏癌前病变机理[C]. 见:.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