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楝素诱发原代大鼠肝细胞死亡过程中活性氧与MAPK激酶的作用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张云海; 戚新明; 宫丽崑; 李妍; 刘琳琳; 薛翔; 肖瑛; 邬雄飞; 任进
出版日期2007-11-01
关键词川楝素 原代大鼠肝脏细胞 Caspases
卷号26
页码1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川楝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损伤机制。方法两步灌流法消化分离 Sprague-Dawley 大鼠[体重(200±30)g]原代肝脏细胞。细胞活力检查使用 MTT 法,试剂为 Cell Counting Kit-8,Caspases 活性检测使用 Caspase 3/8/9检测试剂盒。活性氧的产生通过 DCFH-DA 荧光检测法。细胞内 ATP 含量检测使用试剂盒 CellTiter-Glo~(TM)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 kit. Western blot 用以检测 Caspases 活性,MAPKs 活性和细胞色素 c 的释放。结果川楝素处理24 h 后以剂量依赖的形式诱发大鼠原代肝细胞死亡,IC_(50)值为(18.0(1.3)μmol·L~(-1)(n=3)。川楝素处理后8~ 16 h 诱发原代大鼠肝细胞的 Caspase9活性增加,处理4 h 后 Caspase8活性增加。川楝素5和10 μmol·L~(-1)处理后16 h 细胞色素 c 释放到胞浆中。在处理16和24 h 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处理 24 h 后 ATP 水平下降。川楝素处理1 h 就可见活性氧增加,过氧化氢酶能部分的对抗川楝素诱发的原代大鼠肝细胞死亡。MAPK 激酶 ERK1/2和 JNK 都因川楝素处理而激活磷酸化,但 p38活性没有改变。使用 PD98059抑制 ERK1/2活性后,川楝素导致原代大鼠肝脏细胞死亡的毒性增强。结论川楝素诱发的原代大鼠肝脏细胞死亡通过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和激活 Caspases 活性,同时活性氧的产生和 MAPK 激酶激活也参与了川楝素的肝脏细胞毒作用。
会议录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献子类Article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461]  
专题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上海 201203,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云海,戚新明,宫丽崑,等. 川楝素诱发原代大鼠肝细胞死亡过程中活性氧与MAPK激酶的作用[C]. 见:.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