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段丁丁3; 何英彬3; 于金宽3; 刘莉2; 徐瑞阳3; 李文娟1
刊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9
卷号46期号:3页码:521
ISSN号1672-352X
英文摘要对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是利用模型进行马铃薯业务化估产的关键一步。利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EFAST对模型的32个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实测数据对马铃薯的品种遗传参数进行标定,以出苗日、块茎起始日、最大LAI值和产量作为适宜性评价指标;通过调节品种遗传参数,分析其对4个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产量敏感的品种遗传参数包括:块茎开始生长的临界温度上限(TC)、光周期系数(P2)、潜在块茎生长率(G3),其全局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69、0.35和0.22;土壤参数包括:根生长系数(SRGF)、土壤排水上限(SDUL)、排水率(SLDR)、有机碳含率(SLOC)、土壤总氮含率(SLNI)、土壤溶液pH值(SLHW),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依次为0.49、0.28、0.19、0.17、0.15和0.12;田间管理参数包括:播种日期(PDATE)、灌溉日期(IDATE)、灌溉量(IRAVI)和施氮量(FAMN),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依次为:0.63、0.41、0.33和0.18。DSSAT-SUBSTOR模型在研究区域内有很强的适宜性:实测出苗日与模型模拟值相同,实测块茎起始日与模拟值相差1 d,实测最大LAI值与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0.918 8,实测单产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为5.72%。5个品种遗传参数均不能决定马铃薯的出苗日(EDAPS),但对产量(UYAHS)和最大LAI值(LAIS)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光周期系数(P2)和块茎开始生长的临界温度上限(TC)会对块茎起始日(TDAPM)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可为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优化和区域应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语种英语
源URL[http://119.78.100.138/handle/2HOD01W0/9458]  
专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2.浙江大学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丁丁,何英彬,于金宽,等. 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3):521.
APA 段丁丁,何英彬,于金宽,刘莉,徐瑞阳,&李文娟.(2019).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安徽农业大学学报,46(3),521.
MLA 段丁丁,et al."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46.3(2019):5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