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唐志鹏![]() |
发表日期 | 2013 |
关键词 | 生产链 区域 投入产出 前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 后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 |
英文摘要 | 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既存在关联,又存在经济距离.关联反映产业之间联系程度的紧密,经济距离反映产业之间中间生产环节的多少.本文结合投入产出关联度和APL模型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创建了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包括前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和后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并采用1997—2007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电力热力业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投入的上游产业来看,1997—2007年在中国8大区域的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呈现出采选业与电力热力业以及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从最终需求的下游产业来看,1997年重工业与电力热力业以及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2002年则增加了建筑业与电力热力业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2007年除了京津区域的建筑业与北部沿海区域的电力热力业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外,其余均为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1997—2007年8大区域中电力热力业上下游生产链在区域内的能源经济联系比区域间更紧密.受空间成本的影响,绝大多数区域的能源对外联系仍以相邻区域为主导. |
ISSN号 | 1007-9807 |
出处 | 管理科学学报
![]() |
期 | 6页:56-66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192.168.22.105/handle/311030/28395]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唐志鹏,邓志国,刘红光. 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20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