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庆1; 乔永康1; 吴宁1; 潘开文1; 包维楷1; 王跃招1; 曾宗永2 |
刊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
出版日期 | 2002-05 |
卷号 | 11期号:3页码:274-278 |
关键词 | 山地生态系统 退化机理 关键种群 岷江上游 |
ISSN号 | 1004-8227 |
其他题名 |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 of mountain ecosyste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effects of keystone populations |
产权排序 | 1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岷江上游地区在我国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具有代表性,由于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加剧,该区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简要介绍了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概况,讨论了关键种群在退化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应以典型的干旱河谷灌丛、亚高山森林和亚高山草甸等主要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关键种群为核心和切入点,重点研究干旱河谷示植物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退化的关系、主要动植物种群变化在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亚高山关键种苗木定居及退化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土壤生物区系变化及其对系统中氮素归还的影响等,进而有助于在理论上阐述关键种群的生态功能,探讨关键种群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为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和该区域的生态建设。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WOS研究方向 | Science & Technology - Other Topics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962250 |
源URL | [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039] ![]() |
专题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_生态研究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庆,乔永康,吴宁,等.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74-278. |
APA | 刘庆.,乔永康.,吴宁.,潘开文.,包维楷.,...&曾宗永.(2002).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1(3),274-278. |
MLA | 刘庆,et al."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1.3(2002):274-27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