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钛合金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的裂纹萌生与初始扩展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潘向南
答辩日期2020-05-2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洪友士
关键词超高周疲劳 应力比 裂纹萌生 微结构 钛合金
学位专业固体力学
其他题名The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crack initiation and early growth in high-cycle and very-high-cycle fatigue regimes for titanium alloys
英文摘要

疲劳是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性能发生劣化并导致破坏。超高周疲劳是失效周次在107以上的疲劳破坏。在世界范围内,疲劳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当年生产总值的4%。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常用于制备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美国的规范要求这些部件至少要有109周次的安全寿命。

裂纹萌生和初始扩展一直是疲劳研究的重要问题,它们承担超高周阶段95%以上的循环寿命。本文以TC4Ti-6Al-4V)和VT3-1Ti-6Al-2Mo-1.25Cr)钛合金为实验对象,研究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的裂纹萌生和初始扩展。前者是广泛使用的钛合金;后者被用于俄罗斯D-30航空发动机现役构件。

本文使用20 kHz的超声波轴向加载TC4钛合金,获得不同平均应力和应力比下等轴组织钛合金的高周和超高周疲劳性能断口学分析显示,存在裂纹萌生特征区RA,包括:表面粗糙源区Sur-RA、亚表面粗糙源区Sub-RA和内部粗糙源区Int-RA我们发现RA边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别等于相应的长裂纹疲劳扩展门槛值,尤其是对作为表面裂纹的Sur-RA,此结果是第一次报道。我们还归纳了三种破坏模式:表面起源无粗糙区、表面起源有粗糙区内部起源有粗糙区。这些结果填补了等轴组织钛合金超高周疲劳研究的不足。

本文通过聚焦离子束(FIB, focused ion beam)和透射电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对不同应力比R下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区进行微结构表征。R = –1时,Sur-RA的粗糙断面存在纳米晶表层,首次证明真空环境和类似真空的试样内部并非钛合金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和微结构细化的必要条件。而R = 0Sub-RAR = 0.5Int-RA均未出现显微组织的细化。对于VT3-1钛合金在R = –10.1时的内部裂纹萌生区,只在R = –1时的断面表层发现纳米晶。这两个结果均为首次发现,再次佐证了“大数往复挤压”NCP模型。

VT3-1钛合金具有由粗晶片层组织(LM, lamellar microstructure)和细晶等轴组织组成的复杂微结构,本文对其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的内部裂纹萌生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初始裂纹始终起源于具有相同取向的粗晶LM团簇,而非等轴α晶粒,因为前者尺度远大于后者。我们指出,αα+β型钛合金的疲劳裂纹萌生倾向于取向相近的大尺度连通区域。这一结果厘清了传统认识的误区。

另外,VT3-1钛合金内部裂纹萌生区的粗糙度、特征形貌和微结构在正、负应力比表现出非常大的不同,显示了裂纹萌生和初始扩展以及微结构演化机制的不同。结合NCP模型,发现这是因为前者的远场载荷没有压应力分量,而后者始终处于循环压应力的作用之中。因此,在高周和超高周阶段,循环载荷的压应力分量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主导裂纹产生之后裂纹面的闭合和挤压,还能影响裂纹产生之前的萌生行为和扩展路径。这同样是由本文首次提出,应该重视压应力在疲劳中的作用。

语种中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81932]  
专题力学研究所_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向南. 钛合金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的裂纹萌生与初始扩展行为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