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旅游体验和扶贫功能导向的山区景点购物者分类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林铄脉1,2; 李立华1; 黄茄莉1
刊名山地学报
出版日期2019
卷号37期号:5页码:758-767
关键词购物动机 山区扶贫 旅游购物 市场细分
ISSN号1008-2786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466
其他题名Developing a Typology of Shopping Tourists in Mountain Scenic Spots Based on Tourism Experiences and Func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 Case of Lugu Lake,China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购物是旅游体验的延伸,也是山区贫困人口进入旅游经济最直接的途径,具有旅游体验和地区扶贫的双向功能。本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获取206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根据动机理论,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我国西部民族偏远山区景点游客的购物动机及其购物偏好行为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游客对流动摊贩的态度看法。结果表明:(1)游客动机水平可细分为工具型、体验型和社会型三层面,得分均值分别为4.05、3.08和2.64。(2)根据各水平动机得分可识别出实用型、成熟型和积极型三类旅游购物者,人数占比分别为31.06%、38.35 %和30.58%。三类购物者均非常注重带有文化符号元素的商品工具性价值,在性别、商品属性、购买形式、购物花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占比68.93%的成熟型和积极型购物者存在明显的体验性需求。(3)对流动摊贩持正面看法的游客明显较多,尤其是成熟型和积极型购物者看法更为友好,显示我国西部民族偏远山区游客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流动摊贩可成为地区扶贫主要方式。本文对如何实现山区旅游购物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拓展西部山区的旅游购物扶贫路径和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669184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3446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通讯作者李立华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林铄脉,李立华,黄茄莉. 基于旅游体验和扶贫功能导向的山区景点购物者分类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 山地学报,2019,37(5):758-767.
APA 林铄脉,李立华,&黄茄莉.(2019).基于旅游体验和扶贫功能导向的山区景点购物者分类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山地学报,37(5),758-767.
MLA 林铄脉,et al."基于旅游体验和扶贫功能导向的山区景点购物者分类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山地学报 37.5(2019):758-76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