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一个可区分银鲫F系和A+系BAC序列的特征、染色体定位和SCAR标记筛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洪玮; 李熙银; 周莉; 汪洋; 李志; 桂建芳
刊名水生生物学报
出版日期2017
卷号041期号:006页码:1169
ISSN号1000-3207
英文摘要

为了揭示F系和A^+系的遗传差异以及解析F系的遗传特征,研究基于前期基因组Survey分析发现一个特异于银鲫F系大小为782 bp片段的基础,首先采用混合池筛选方法从银鲫F系BAC文库中筛选出一个包含该特异片段的BAC克隆(F782-BAC)。鸟枪法测序结果表明,F782-BAC序列全长大小为172625 bp,富含转座子序列,包含1个具备完整结构的Tc1-like转座子,以及不具备完整结构的transposase-like、PIF/Harbinger、target-primed reversed transcription(TPRT)和transpon X-element等6个转座子。用地高辛标记F782-BAC质粒得到的DNA探针进行了银鲫F和A^+系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不论是在F系还是A^+系的有丝分裂中期相中,3个阳性荧光信号皆清晰地定位于3条大小相同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近着丝粒位置。进一步开展了银鲫A^+系相应同源的F782-BAC序列的差异鉴定和序列分析,揭示A^+系缺失了大小为3395 bp的一段序列,且特异于银鲫F系大小为782 bp的片段正好位于其中,并由此筛选出可作为区分银鲫F系和A^+系的SCAR标记。研究为银鲫的多倍化起源提供了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证据,鉴定的SCAR标记可为银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35660]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鱼类生物学及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洪玮,李熙银,周莉,等. 一个可区分银鲫F系和A+系BAC序列的特征、染色体定位和SCAR标记筛选[J]. 水生生物学报,2017,041(006):1169.
APA 洪玮,李熙银,周莉,汪洋,李志,&桂建芳.(2017).一个可区分银鲫F系和A+系BAC序列的特征、染色体定位和SCAR标记筛选.水生生物学报,041(006),1169.
MLA 洪玮,et al."一个可区分银鲫F系和A+系BAC序列的特征、染色体定位和SCAR标记筛选".水生生物学报 041.006(2017):116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