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昕鹤; 王宁; 王锦琰; 罗非
刊名心理科学进展
出版日期2020
卷号28期号:5页码:766-777
关键词interval timing facial expression of pain experimental pain clinical pain pacemaker-accumulator model 时距知觉 疼痛面孔 实验室疼痛 临床疼痛 计步器-累加器模型
ISSN号1671-3710
DOI10.3724/SP.J.1042.2020.00766
英文摘要时距知觉指对数百毫秒到数个小时时长的知觉,是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的基础。时距知觉受到相当多因素的影响,如唤醒、注意、动机等。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及生理现象,包含有感觉分辨、情绪动机、认知评价三个成分。近期研究证明时距知觉会在疼痛背景下发生改变。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健康被试对疼痛面孔的时距知觉;(2)实验室诱发疼痛对健康被试时距知觉的影响;(3)临床疼痛患者的时距知觉变化。探索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可以为理解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时间知觉的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03328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1938]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昕鹤,王宁,王锦琰,等. 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J].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766-777.
APA 刘昕鹤,王宁,王锦琰,&罗非.(2020).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心理科学进展,28(5),766-777.
MLA 刘昕鹤,et al."疼痛背景下时距知觉的变化".心理科学进展 28.5(2020):766-77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