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东1; 蔡宝鸿3; 张倩2; 刘媛媛3; 申荷永3
刊名心理科学
出版日期2020
卷号43期号:1页码:247-253
关键词embodied imagination dreamwork analytical psychology 意象体现 梦的工作 心理分析
ISSN号1671-6981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134
英文摘要“意象体现”是由罗伯特·伯尼克依据分析心理学理论创立的一种“梦的工作”方法,主张在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阈限状态中采用积极想象的方式对梦中意象进行再体验,通过对不同身体感受的觉知使无意识内容意识化来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意象体现理论主张,梦具有真实性,应当以主客体一致性的隐喻视角来看待梦,并且对梦的工作具有治疗的意义;对梦的工作应当遵循非解析工作与体验科学、阈限状态、共验交流、心理自居与发生转换四个关键原则。其具体技术过程包括工作状态的准备、进入阈限状态、对梦进行持续性体验、心理自居与发生转换、感觉融合与离开梦境五步。其方法沿革于催眠术、自由联想与积极想象。作为分析心理学中有关梦的一套前沿的思想理论以及临床心理治疗中一种创新性的梦的工作方式,意象体现具有广阔的学术研究及实际应用前景。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27204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096]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3.华南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振东,蔡宝鸿,张倩,等. 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2020,43(1):247-253.
APA 王振东,蔡宝鸿,张倩,刘媛媛,&申荷永.(2020).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心理科学,43(1),247-253.
MLA 王振东,et al."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心理科学 43.1(2020):247-25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