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多身份追踪的认知加工特征及其神经机制

文献类型:项目

项目编号31400886
作者瞿炜娜
文献子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英文摘要多身份追踪(MIT)关注多个物体连续性表征中的物体识别问题,提高了多目标追踪研究在应用领域的生态效度,是深入研究追踪中物体连续性表征机制的新途径。传统的多目标追踪主要关注动态环境下人们对多个目标的注意选择、分配和保持。早期的研究只关注空间位置信息,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特征和身份信息。前人对MIT的研究通常关注的为单一类别的目标,他们在身份信息和表面特征上同属一类,尚没有研究人员对于跨类别不同身份和特征的物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本项目运用行为实验、眼动及脑电技术,系统地探讨跨类别不同身份和特征的物体对追踪成绩的影响,以及身份不连续性对身份追踪的影响。初探MIT的眼动模式和脑机制,并探索MIT在实际交通场景中的应用。研究物体身份特征对追踪所带来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生态学情境下身份识别和认知加工的规律,相关的研究成果可用于驾驶员、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选拔与培训等应用领域。
发表日期2015
结束日期2017-12-31
项目经费24
URL标识查看原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1113]  
专题心理研究所_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瞿炜娜.多身份追踪的认知加工特征及其神经机制.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