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成分对普朗斑岩铜成矿的指示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冯乾; 黄明亮; 胥磊落; 毕献武; 张兴春; 王新松 |
刊名 | 矿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39期号:6页码:681-689 |
关键词 | 普朗复式岩体 锆石 磷灰石 原位地球化学成分 |
英文摘要 | 普朗斑岩铜矿床是云南中甸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普朗复式岩体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对普朗复式岩体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以及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磷灰石原位主量元素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Ce/Ce*值、Ce4+/Ce3+比值和Ce/Nd比值指示,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的岩浆相对氧化状态大致相当,且明显高于成矿的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磷灰石Cl、OH和SO3成分指示,普朗复式岩体3期斑岩具有相似的岩浆含水量,但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较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岩浆的高氧逸度和硫逸度、富水和富挥发分Cl均是形成斑岩铜矿床的关键因素,普朗不成矿的第3期闪长玢岩与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均具有富水和高氧逸度特征,但第3期闪长玢岩较成矿的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具有明显更低的岩浆挥发分Cl含量和硫逸度,这很可能是导致第1期石英闪长玢岩和第2期石英二长斑岩成矿,而第3期闪长玢岩不成矿的重要原因之一。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267]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冯乾;黄明亮;胥磊落;毕献武;张兴春;王新松. 锆石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成分对普朗斑岩铜成矿的指示意义[J]. 矿物学报,2019,39(6):681-689. |
APA | 冯乾;黄明亮;胥磊落;毕献武;张兴春;王新松.(2019).锆石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成分对普朗斑岩铜成矿的指示意义.矿物学报,39(6),681-689. |
MLA | 冯乾;黄明亮;胥磊落;毕献武;张兴春;王新松."锆石和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成分对普朗斑岩铜成矿的指示意义".矿物学报 39.6(2019):681-68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