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纳米乳膏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梅云1; 刘进芬1; 赵亚男2; 陈熙2; 甘勇2![]() |
刊名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33期号:9页码:683 |
关键词 | 氨甲环酸 纳米结构 投药 皮肤 透皮效果 纳米乳膏 |
ISSN号 | 1007-7669 |
英文摘要 | 目的设计制备氨甲环酸纳米乳膏(TA-NC),并观察其体外透皮效果。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氨甲环酸纳米乳,并进一步制得TA-NC,检测TA-NC粒径、微观结构及包封率。以裸鼠皮肤为模型,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离体皮肤组织滞留实验考察TA-NC的体外透皮效果;以尼罗红为荧光探针制备荧光标记TA-NC,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促透进入真皮层的效果。并考察TA-NC的6个月加速稳定性。结果制备的TA-NC粒径为(109.9 ±7.4) nm,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包封率为(90.13 ± 2.90)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中,TA-NC组给药6 h药物皮肤中的累积滞留量达饱和状态,24h累积透过量达(163.9 ±7.4) μg·cm~(-2); TA水溶液组皮肤的滞留量在20μg·cm~(-2)以下,24 h累积透过量为(15.9 ±0.8) μg·cm~(-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素TA水溶液组仅表皮角质层有荧光,荧光标记的TA-NC经皮吸收后可透过角质层和表皮层到达真皮层,且TA-NC粒径越小透皮能力越强。6个月内TA-NC制剂外观性状、有关物质、含量、粒度等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TA-NC制备简单,透皮效果显著,稳定性好。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8618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梅云,刘进芬,赵亚男,等. 氨甲环酸纳米乳膏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果评价[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9):683. |
APA | 李梅云.,刘进芬.,赵亚男.,陈熙.,甘勇.,...&李大宁.(2014).氨甲环酸纳米乳膏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果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33(9),683. |
MLA | 李梅云,et al."氨甲环酸纳米乳膏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果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33.9(2014):68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