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血吸虫药物QH917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优化和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建媛2; 甘勇1![]() ![]() |
刊名 | 药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7 |
卷号 | 042期号:004页码:434 |
关键词 | 抗血吸虫药物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在体小肠吸收 |
ISSN号 | 0513-4870 |
英文摘要 | 筛选新型抗血吸虫药物QH917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以油相的用量(%)和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作为自变量,自乳化时间(t)、平均粒径(PS)和多分散系数(PI)作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模拟体内环境,考察了离子强度、食物、pH值、转速和介质体积对优化处方释放的影响,并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评价了优化处方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优化处方为:油相中链甘油三酸酯(MCT)的质量分数为30%~34%,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40)与助表面活性剂乙醇的质量比为4.8—5.2。优化处方的释放行为基本不受介质环境的影响。大鼠在体小肠吸收试验表明胆管结扎与未结扎对吸收率无显著影响,个体间吸收行为差异性较小。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进行优化,预测性良好,优化处方体外释放和大鼠小肠吸收行为均比较稳定。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8744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沈阳药科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建媛,甘勇,甘莉,等. 新型抗血吸虫药物QH917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优化和评价[J]. 药学学报,2007,042(004):434. |
APA | 张建媛,甘勇,甘莉,朱春柳,&潘卫三.(2007).新型抗血吸虫药物QH917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优化和评价.药学学报,042(004),434. |
MLA | 张建媛,et al."新型抗血吸虫药物QH917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优化和评价".药学学报 042.004(2007):43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