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海兴海盆地侏罗纪羊曲组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杨2; 张克信1; 潘华璋3; 徐增连2; 韦一2; 邹亚锐2
刊名石油天然气学报
出版日期2015
卷号037期号:003页码:10
ISSN号1000-9752
英文摘要青海兴海羊凸地区侏罗纪陆相地层发育,为山间断陷盆地,研究区羊曲组为其标准剖面,分为2个岩性段:下部岩性为河湖相紫红等杂色粉砂岩、泥岩夹煤线及砂砾岩。上部为河流相-冲积扇紫红等杂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砾岩。其中粉砂质泥岩中产丰富的腹足化石,均为非海相腹足类,共4属10种(包括2个未定种),并建立一个组合:Amplovatvataantiqua—PsedamnicolaaCUta—Amnicolakushuix—ianensis组合,其时代应为中侏罗世中晚期一晚侏罗世早期,生活环境为气候较干热的湖泊、池塘环境,之后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27167]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中国地质大学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杨,张克信,潘华璋,等. 青海兴海盆地侏罗纪羊曲组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5,037(003):10.
APA 李杨,张克信,潘华璋,徐增连,韦一,&邹亚锐.(2015).青海兴海盆地侏罗纪羊曲组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石油天然气学报,037(003),10.
MLA 李杨,et al."青海兴海盆地侏罗纪羊曲组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石油天然气学报 037.003(2015):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