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居群红外光谱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佩佩; 栾真杰; 李朵; 孟晓萍; 孙菁![]() |
刊名 | 分析试验室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39期号:5页码:550-555 |
关键词 | 五脉绿绒蒿 中红外 ATR 聚类分析 DCA分析 |
英文摘要 | 利用正交试验对光谱采集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所得中红外光谱采集条件为:样品KBr比例1:100 (m/m),粒径75μm,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4 cm~(-1),压力1. 9×10~3kg。对17个不同居群五脉绿绒蒿的中红外及衰减全反射(ATR)数据进行分析,均得到了7个共有峰。吸光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红外及ATR分析数据均可将17个居群分为3大类群,各居群的聚类情况均符合野外样点实际分布(S4除外)。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分析结果揭示了五脉绿绒蒿类群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纬度和海拔是影响五脉绿绒蒿不同类群红外光谱特征的主要环境因素。 |
源URL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576]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佩佩,栾真杰,李朵,等. 传统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居群红外光谱分析[J]. 分析试验室,2020,39(5):550-555. |
APA | 李佩佩,栾真杰,李朵,孟晓萍,&孙菁.(2020).传统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居群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39(5),550-555. |
MLA | 李佩佩,et al."传统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居群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 39.5(2020):550-55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