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环湖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性别之间的差异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韩学平; 刘宏金; 胡林勇; 徐世晓; 艾德强; 付弘贇; 陈永伟; 赵建忠
刊名动物营养学报
出版日期2019
卷号32期号:1页码:234-243
关键词牦牛 16S rDNA 瘤胃 微生物区系 性别 TAX4FUN
英文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环湖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性别之间的差异。随机挑选4~5岁环湖牦牛健康公牛5头[平均体重为(228. 0±19. 4) kg]和母牛5头[平均体重为(198. 0±8.4) kg],采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公、母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和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性别间瘤胃微生物在门水平上组成相似,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优势菌门,样品中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51.74%、15.00%和14.34%。在属水平上,普氏菌属_1(Prevotella_1)、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是优势菌属,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6.11%、7.74%和3.43%。Alpha多样性指数中,公牛的Sobs指数为2 689,极显著高于母牛(P 0. 05)。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说明2个性别之间瘤胃微生物区系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公牦牛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母牦牛Prevotella_1、毛螺菌科AC2044群(Lachnospiraceae_AC2044_group)、Saccharofermentans、Anaerovorax和Elusimicrob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瘤胃微生物TAX4FUN预测功能比较发现,公、母牦牛瘤胃微生物功能在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及疾病相关等功能存在差异。从上述分析来看,性别对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属水平上差异较大。
源URL[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644]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学平,刘宏金,胡林勇,等. 环湖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性别之间的差异[J]. 动物营养学报,2019,32(1):234-243.
APA 韩学平.,刘宏金.,胡林勇.,徐世晓.,艾德强.,...&赵建忠.(2019).环湖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性别之间的差异.动物营养学报,32(1),234-243.
MLA 韩学平,et al."环湖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性别之间的差异".动物营养学报 32.1(2019):234-24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