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夫山雨季林内外空气TSP和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肖以华2; 李炯3; 旷远文3; 佟富春1; 习丹3; 陈步峰2; 史欣2; 裴男才2; 黄俊彪2; 潘勇军2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3 |
卷号 | 33期号:19页码:6209-6217 |
关键词 | TSP PM2.5 水溶性离子 空气污染 林内外 广州市 |
英文摘要 |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33.19)和(116.61±35.36)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2-4、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的c(NO-3)/c(SO2-4)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2-4)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213] ![]() |
专题 |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作者单位 |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 510642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510520; 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肖以华,李炯,旷远文,等. 广州大夫山雨季林内外空气TSP和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J]. 生态学报,2013,33(19):6209-6217. |
APA | 肖以华.,李炯.,旷远文.,佟富春.,习丹.,...&潘勇军.(2013).广州大夫山雨季林内外空气TSP和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生态学报,33(19),6209-6217. |
MLA | 肖以华,et al."广州大夫山雨季林内外空气TSP和PM_(2.5)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生态学报 33.19(2013):6209-62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