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鼎湖山3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效东1,2; 乔玉娜2; 周国逸2; 肖崟1,2; 张德强2
刊名林业科学
出版日期2013
卷号49期号:09页码:8-15
关键词鼎湖山 森林演替 凋落物 持水量 持水特性 水文效益
英文摘要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处于演替前期的马尾松针叶林(PF)、处于演替中期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MF)和处于演替顶极阶段的季风常绿阔叶林(MEBF)3种群落的凋落物及其不同分解层的现存量、持水量、持水速率和持水率。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PF(21.96 t·hm-2)>MF(14.59 t·hm-2)>MEBF(10.40 t·hm-2),顶极群落MEBF凋落物现存量最小;3种群落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3.68~50.10 t·hm-2,持水深表现为PF(5.0mm)>MF(2.8 mm)>MEBF(1.4 mm);PF凋落物已分解层持水量占凋落物持水总量比重大(44.3%),而MEBF已分解层的贡献仅为16.7%;凋落物及其各分解层的持水量均随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增加,其截持水过程主要发生在0.5~2 h内,0.5 h内平均持水速率表现为PF(4.35 mm·h-1)>MF(2.22 mm·h-1)>MEBF(1.19 mm·h-1),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按幂函数方程降低;凋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PF(306.3%)>MF(289.0%)>MEBF(239.3%),且伴随PF→MF→MEBF的演替,半分解层及已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率即持水能力明显降低;演替早期PF凋落物具有较高的降水截留能力,尤其是其凋落物的已分解层,而后期MEBF凋落物未分解层对整体截留能力贡献大。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219]  
专题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效东,乔玉娜,周国逸,等. 鼎湖山3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 林业科学,2013,49(09):8-15.
APA 刘效东,乔玉娜,周国逸,肖崟,&张德强.(2013).鼎湖山3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林业科学,49(09),8-15.
MLA 刘效东,et al."鼎湖山3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林业科学 49.09(2013):8-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