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黄东佳2,3; 陈华2,4; 韦霄1; 沈浩2; 叶万辉2
刊名广西植物
出版日期2011
卷号31期号:04页码:451-455
关键词全寄生植物 吸器原基 侵入生长 菌丝体 假吸器
英文摘要采用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田野菟丝子———薇甘菊茎的全寄生系统建立的过程 。根据对吸器发生发育的观察 ,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4 个阶段 :接触反应 、吸附作用、侵入生长及维管系统的建立。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吸器由吸器原基发育而来;当田野菟丝子成功吸附到可寄生寄主时,两者间的接触面会积累一些分泌物;吸器原基继续发育为内生原基,侵入寄主植物后单向生长并进一步分化出韧皮部和木质部“搜索菌丝体” ,木质部菌丝有明显的环纹次生壁加厚;两种“菌丝体”分别与寄主的韧皮部筛管和木质部导管相连通 ,有的甚至到达寄主植物的髓部 ,从而完成寄生过程 。另外 ,如果吸器原基形成时未能成功接触到可寄生寄主 ,则会保持在内生原基阶段 ,停止发育,这个结构称之为假吸器。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429]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广西 壮族自治区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6
2.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3.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4.耀华中学,天津 30004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东佳,陈华,韦霄,等. 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 广西植物,2011,31(04):451-455.
APA 黄东佳,陈华,韦霄,沈浩,&叶万辉.(2011).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广西植物,31(04),451-455.
MLA 黄东佳,et al."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广西植物 31.04(2011):451-45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