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廖凌娟1,2; 黎清3; 陈贻竹2; 林俊新3; 吴林芳2; 曹洪麟2 |
刊名 | 植物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29期号:05页码:613-624 |
关键词 | 海岸带 迎风坡 水分胁迫 叶片解剖特征 表型可塑性 光合作用 |
英文摘要 | 海岸迎风坡植被恢复是海岸带破坏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内容。本试验在广东中山市五桂山海岸带迎风坡(海拔 300 m)选择了 3 种用于植被恢复的人工造林植物,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和 2 个同地点的野生种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与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作为实验材料,研究 4 年后 3 种造林树种对海岸迎风坡环境的适应。测定 5 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特征、气孔形态、气孔密度(SD)和大小(SL)、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等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5 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在迎风坡和背风坡都没有明显差异,除红锥外,SD 和 SL 在两坡面也未表现出显著变化;(2)红锥和云南石梓在迎风坡显示出低的 WUE,野生种降真香和鸭脚木有潜在的高的 WUE,而米老排在迎风坡显示出对迎风坡造林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5 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和光合行为对潜在的水分胁迫响应的表型可塑性变化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481]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3.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中山 52840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廖凌娟,黎清,陈贻竹,等. 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科学学报,2011,29(05):613-624. |
APA | 廖凌娟,黎清,陈贻竹,林俊新,吴林芳,&曹洪麟.(2011).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植物科学学报,29(05),613-624. |
MLA | 廖凌娟,et al."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植物科学学报 29.05(2011):613-6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