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灭藻过程中藻细胞内含物降解规律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腊梅1; 张宏1![]() ![]() |
刊名 | 生物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17 |
卷号 | 034 |
关键词 | 介质阻挡放电(DBD) 低温等离子体 三维荧光光谱 铜绿微囊藻 藻毒素 氧化和降解 |
ISSN号 | 2095-1736 |
其他题名 | EEM fluorescence study of the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ontents caus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treatment |
英文摘要 | 应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处理有毒有害蓝藻,并对蓝藻细胞损伤过程及藻毒素降解效率进行研究。以三维荧光光谱(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EEM)技术为手段,通过区域荧光体积积分(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FRI)的方法,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损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藻细胞荧光类内含物释放降解的规律;此外,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灭藻过程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藻细胞内含物先释放到细胞外后,然后逐渐被降解;分析了蓝藻毒素MC-LR的变化过程与降解效率,证明它最终可以被等离子体完全氧化降解和去除。研究工作不仅显示了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有效灭藻和降解藻毒素,同时也展示了三维荧光光谱作为一种快速实时的观察分析手段,可以有效应用于藻细胞损伤过程及相关机理研究,这将为发展新的高效灭藻技术及其安全评价方法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972985 |
源URL | [http://ir.hfcas.ac.cn:8080/handle/334002/9606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腊梅,张宏,黄青.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灭藻过程中藻细胞内含物降解规律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17,034. |
APA | 李腊梅,张宏,&黄青.(2017).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灭藻过程中藻细胞内含物降解规律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生物学杂志,034. |
MLA | 李腊梅,et al."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灭藻过程中藻细胞内含物降解规律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生物学杂志 034(20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