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NBI反向电子吸收板换热计算与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许永建1![]() ![]() ![]() ![]() ![]() ![]() ![]() |
刊名 | 核技术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39 |
关键词 | 中性束注入 电子吸收板 换热 极限运行时长 数值模拟 |
ISSN号 | 0253-3219 |
其他题名 |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capacity of electron dump on EAST-NBI |
英文摘要 | 中性束注入是托卡马克主要的辅助加热手段。目前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中性束注入(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Neutral Beam Injection, EAST-NBI)装置采用的是正离子源,运行过程中离子源的部分部件有很大的热沉积,其中反向电子吸收板最为严重。经实验研究,当束功率为3.5 MW时,沉积在反向电子吸收板上的平均功率密度高达4.4 MW?m~(-2),有着较大的换热负担。为探究反向电子吸收板的极限运行时间,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反向电子吸收板在不同束功率、冷却水水压等多种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吸收板随着束功率的增大,换热负担加重、换热效果变差,通过增压泵提高冷却水入口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换热能力,使其极限运行时间延长。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指导EAST-NBI的运行,以保证离子源安全、稳定工作,此外还为反向电子吸收板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对发展长脉冲、高功率的离子源具有重要意义。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829410 |
源URL | [http://ir.hfcas.ac.cn:8080/handle/334002/10051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7.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8.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9.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许永建,栗翔,胡纯栋,等. EAST-NBI反向电子吸收板换热计算与分析[J]. 核技术,2016,39. |
APA | 许永建.,栗翔.,胡纯栋.,于玲.,陶玲.,...&李军.(2016).EAST-NBI反向电子吸收板换热计算与分析.核技术,39. |
MLA | 许永建,et al."EAST-NBI反向电子吸收板换热计算与分析".核技术 39(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