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棘皮动物躯体结构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永鑫
答辩日期2018-07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文
关键词棘皮动物,基因组,转录组,两侧对称,辐射对称 Echinoderm, Genome, Transcriptome, Bilateral Symmetry, Radial Symmetry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遗传学
其他题名The comparative genomics on echinoderm body plan
英文摘要

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动物,但就某一类群来说,它们之间的进化相对比较保守,尤其躯体结构(body plan)被认为是在动物进化中最保守的特征之一。然而,与其它所有两侧对称动物不一样的是,棘皮动物(Echinoderm)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展现出两侧对称,而在成体却转变成了辐射对称的躯体结构,这一例外无疑对我们所直观看出的门级别所共享的躯体结构特征提出了质疑。棘皮动物幼体的两侧对称和成体的辐射对称具有如此大的差异,一定有一些中间状态的个体或发育时期存在,阐明棘皮动物躯体结构的对称性变化是进化发育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对躯体结构的研究通常都是单基因水平的研究,这使得我们到目前为止仍然对这一过程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解析得到了589 Mb的海百合(Oxycomanthus japonicus)和973 Mb的绿海胆(Lytechinus variegatus)基因组,其中海百合的contig和scaffold N50分别达到了 18 Kb和623 Kb;绿海胆分别为12 Kb和628 Kb。接着,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比较基因组学方面的分析,来系统性的比较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最终,我们识别出了一些和细胞骨架调控相关的基因受到了正选择和发生了扩张。而且,通过动态基因网络的分析我们筛选得到了一些可能导致棘皮动物躯体结构变化的基因。这将对我们系统性的解析棘皮动物躯体结构的进化历史和意义奠定基础,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棘皮动物的适应性进化甚至整个门级别的躯体结构的共性的路径带来重新的思考。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kiz.ac.cn:8080/handle/152453/12629]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动物研究所_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_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研究组(张国捷)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永鑫. 棘皮动物躯体结构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