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回声定位蝙蝠高频听力及内耳适应性进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媛媛
答辩日期2019-01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关键词回声定位蝙蝠,表型趋同,感觉上皮,噪声损伤,耳蜗发育 echolocationg Bats, Phenotypic Convergence, Sensory Epithelium, Noise Damage, Cochlea Development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绝大多数蝙蝠完全依赖回声定位获取外界信息。因此,听觉反馈在回声定位蝙蝠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耳蜗作为听觉系统的终端感受器,不仅涉及被动的听任务而且是主动定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为适应复杂的捕食生境,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同时具备高频和高强度的特性。因此,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回声定位蝙蝠耳蜗的相对大小、圈数及其听觉上皮(基底膜长度和外毛细胞结构等)都经历了适应性进化。然而,缺乏回声定位功能适应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将以蝙蝠为研究对象,从蛋白、细胞和器官水平揭示回声定位的分子基础。表型趋同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关键蛋白的功能趋同是表型趋同的分子基础。我们首先以调频蝙蝠为研究对象,通过进化分析和功能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听力关键基因prestin在调频蝙蝠中的适应进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尽管在物种树中调频蝙蝠(FM)呈并系分布。但在调频蝙蝠中,高频听力相关的马达蛋白prestin的功能是相似的。点突变实验证明:在调频蝙蝠中,prestin蛋白308号氨基酸位点从天冬酰胺到丝氨酸(N308S)的转变对其功能的相似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进化分析结果强烈支持,308号位点的突变是由于祖先多态性位点的不完全谱系分选(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造成的。该位点仅在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和Yangochiroptera亚目调频蝙蝠最近的共同祖先枝(MRCA)上发生过一次替代,而随后在调频蝙蝠中该祖先位点的多态性被分别固定下来。基于回声定位蝙蝠独特的生理特性(完全暴露在高强度的高频噪声中)及已有的研究,我们假定回声定位蝙蝠耳蜗毛细胞具有特殊抗损伤机制。通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体内注射实验,我们发现相对非回声蝙蝠,回声定位蝙蝠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回声和非回声蝙蝠内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表明:在回声定位蝙蝠中过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与听力相关的功能类别,证明这些高表达的基因在回声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差异表达基因的互作网络分析表明,ISL1和GATA3是两个与听力相关的hub基因。因此,我们在体外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ISL1转录因子可以提高小鼠耳蜗听觉上皮外植体抗新霉素的能力(外毛细胞的存活率叫对照组显著增加)。本研究首次揭示回声定位蝙蝠耳蜗毛细胞抗损伤的机制。耳蜗的相对大小取决于处理声音信号的功能需求。回声定位蝙蝠中,恒频蝙蝠声波的音频和强度普遍偏高。研究表明恒频蝙蝠的耳蜗显著大于调频蝙蝠及非回声定位的哺乳动物。为揭示恒频蝙蝠内耳发育机制,我们以中华菊头蝠为研究对象,昆明小鼠为对照,结合胚胎发育比较与转录组分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菊头蝠和昆明小鼠经历了相同的胚胎发育期使内耳发育为成体型(即和成体具有相同的基底膜圈数)。但中华菊头蝠的内耳发育发生了适应性的进化:首先,中华菊头蝠基底膜长度发生显著延伸的胚胎期远远多于昆明小鼠。其次,中华菊头蝠耳蜗基底膜圈数增长最快的时期与昆明小鼠不一致。再次,中华菊头蝠耳蜗感觉上皮的发育(即Sox2蛋白的表达)晚于昆明小鼠,但感觉上皮附属结构(前庭阶和鼔阶)的发育早于昆明小鼠。综上所述,本论文结合进化分析、转录组分析和功能实验验证等方法,旨在揭示回声定位蝙蝠高频听力功能趋同及内耳保护和发育进化的分子机制。以期对哺乳动物高频听力的适应性进化提供补充。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kiz.ac.cn:8080/handle/152453/12651]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昆明动物研究所
昆明动物研究所_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动物研究所_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媛媛. 回声定位蝙蝠高频听力及内耳适应性进化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