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对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秋辛; 阎秀兰![]() ![]()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36期号:8页码:3056 |
ISSN号 | 0250-3301 |
英文摘要 |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绝对含水量10%~60%)对蜈蚣草的生物量、砷富集及蜈蚣草和土壤中砷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35%~45%的范围内蜈蚣草的修复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达到4.48%~5.00%.在此水分区间内,植物细胞的质膜透性较小且植株的生物量较大.蜈蚣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最大干重出现在45%的含水量下,分别为2.95 g?plant - 1和11.95 g?plant - 1.适宜的水分条件利于蜈蚣草吸收和累积土壤中的砷, 35%的含水量下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砷含量可分别达到307.3 mg?kg~(- 1)和218.6 mg?kg~(- 1),而总砷累积量在40%的含水量下达到峰值2.81 mg?plant - 1.将土壤含水量控制为35%~45%,还可提高蜈蚣草地上部中As(Ⅴ)的还原效率,促进了蜈蚣草的砷解毒.研究结果对于蜈蚣草大规模种植和工程应用中的水分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740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秋辛,阎秀兰,廖晓勇,等. 不同水分条件对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5,36(8):3056. |
APA | 刘秋辛,阎秀兰,廖晓勇,林龙勇,&杨静.(2015).不同水分条件对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环境科学,36(8),3056. |
MLA | 刘秋辛,et al."不同水分条件对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环境科学 36.8(2015):30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