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席建超2; 胡传东1; 武国柱3; 吴普2; 葛全胜2; 成升魁2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出版日期2008
卷号023期号:002页码:274
ISSN号1000-3037
英文摘要从生态系统响应和游客主观认知的双重视角,对六盘山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旅游践踏干扰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自然状态下旅游践踏干扰主要集中在旅游步道边缘1—3m范围内,但不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在调查的3个景区中,小南川景区乔灌草生态统主要集中在旅游步道1m左右;凉殿峡景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集中在1—2m之间;野荷谷景区华北落叶松林下生态系统则达到3m左右;②采用地表覆盖物响应指数(Index of Land Cover Impact,IL-CI)和游客可接受改变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来衡量受干扰旅游步道响应程度,在1m范围内各调查样区ILCI均达到4级或5级严重冲击程度;1—2m间以凉殿峡景区ILCI值较高(39%),介于1—2级之间,而小南川与野荷谷景区儿口值属1级轻微影响;3m及以外三者影响基本较小。游客对游道沿线土壤裸露度可接受改变限度为55.7%,3个调查样区1m范围内植被覆盖减少率(CR)均超过此水平;③调查样区旅游步道响应强弱与游道坡度、边坡坡度以及游道宽度具有一定相关性;④地表覆盖物响应指数因与其它各响应变量间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旅游干扰系统响应的一项简易而有效的指标。研究结果也表明,目前旅游践踏干扰已对游道沿线环境以及游客游憩体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变目前景区开发无序状态,加强旅游步道规划设计和游客行为规范,建立长期环境监测系统,将对制定防治游憩冲击策略,促进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926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重庆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席建超,胡传东,武国柱,等. 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8,023(002):274.
APA 席建超,胡传东,武国柱,吴普,葛全胜,&成升魁.(2008).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自然资源学报,023(002),274.
MLA 席建超,et al."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步道对人类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023.002(2008):27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