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学; 李秀彬![]() ![]() ![]() |
刊名 | 地理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71期号:5页码:829 |
ISSN号 | 0375-5444 |
英文摘要 | 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是有效减少华北平原地下水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土地休耕政策,拟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退耕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然而,华北平原已经出现农户主动退耕冬小麦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明确冬小麦退耕的瞄准目标、制订合理适度的补偿标准是土地休耕政策有效实施所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多层次logit模型分析农户种植制度决策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冬小麦退耕的机会成本,旨在确定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土地休耕政策的瞄准目标,并为农户补偿标准的制订提供建议。结果表明:① 地块层次的土地质量和灌溉条件是解释农户种植制度差异的关键因素,近70%的四等耕地和90%以上的旱地已退出冬小麦耕作,土地休耕政策应瞄准一、二、三等土地质量的水浇地;② 相似耕作条件的地块种植春、夏玉米的净收益大致相同,土地休耕的机会成本等于种植冬小麦的净收益;③ 仅考虑冬小麦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土地休耕政策初期以地下水回升和地下水环境恢复为主要目标时,建议以350元/亩作为补偿标准参考值,后期目标转为维持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时,可调整至280元/亩左右。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153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学,李秀彬,辛良杰,等.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J]. 地理学报,2016,71(5):829. |
APA | 王学,李秀彬,辛良杰,谈明洪,李升发,&王仁靖.(2016).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地理学报,71(5),829. |
MLA | 王学,et al."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退耕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地理学报 71.5(2016):82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