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舒帮荣1; 曲艺2; 李永乐3; 雍新琴1; 梅艳1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出版日期2014
卷号21期号:2页码:127
ISSN号1005-3409
英文摘要从空间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栅格尺度的确定是其重要前提。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太仓市浏河镇为例,基于GIS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栅格尺度对其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分析的影响及具体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栅格尺度为10m×10m时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最佳,农村居民点变化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可推动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调整,公路的吸引力可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交通方便的地区调整,而人口密度、地均农业产值、人均耕地面积、基本农田及到水系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增加有影响,地均工业产值、人均居民点面积及到城镇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减少有影响。研究表明栅格尺度对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存在影响,进而影响驱动因素及其重要性的识别,相关研究应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最佳栅格尺度;为推进农村居民点优化,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入手。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505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南京财经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舒帮荣,曲艺,李永乐,等. 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127.
APA 舒帮荣,曲艺,李永乐,雍新琴,&梅艳.(2014).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水土保持研究,21(2),127.
MLA 舒帮荣,et al."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水土保持研究 21.2(2014):12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