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赵育民2; 牛树奎2; 王军邦3; 李海涛3; 李贵才1
刊名生态学杂志
出版日期2007
卷号026期号:009页码:1471
ISSN号1000-4890
英文摘要光能利用率是表征植物固定太阳能效率的指标,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所截获/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的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区域尺度以遥感参数模型监测植被生产力的理论基础。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生物量收获法分别确定植物生长和辐射量,求年或生长季比值;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目前直接测定植被冠层与大气间的CO2和水热交换量的唯一方法,使从冠层到景观水平的光能利用率估计成为可能。由于植被类型的差异和气候环境的综合影响使光能利用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动态性。在全球尺度上,利用耦合大气CO2观测、卫星遥感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反演模拟,发现净初级生产力的光能利用率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异。影响光能利用率时空变异性的因子包括植物内在因素(如叶形、叶羧化酶含量)和外在环境因素。针对光能利用率的时空特征及其波动,建立在通量观测及模型分析基础上的跨尺度模拟,将成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567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北京林业大学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育民,牛树奎,王军邦,等. 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7,026(009):1471.
APA 赵育民,牛树奎,王军邦,李海涛,&李贵才.(2007).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026(009),1471.
MLA 赵育民,et al."植被光能利用率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 026.009(2007):147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