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彭文甫1; 周介铭1; 徐新良2; 罗怀良1
刊名地球与环境
出版日期2017
卷号45期号:2页码:193
ISSN号1672-9250
英文摘要利用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DEM和地貌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遥感与GIS技术对2007~2013年成都平原及周边区域的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了估算,并结合高程、坡度、坡向和地貌数据,定量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植被受损与恢复的空间动态格局变化。研究表明:(1)植被覆盖总体良好,近一半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均在中、高度以上,空间格局上呈现由西部的龙门山区向中部的平原区域降低的总体趋势;(2)地震造成植被受损面积约6.91×10~5 hm~2,集中分布于海拔324~800 m、坡度<20°、东坡、南坡和西坡及山地地貌部位;(3)震后5 a,植被恢复面积约4.88×10~5 hm~2,主要分布海拔324~1 000 m、坡度<30°、平缓坡、南坡、东坡和西坡、丘陵和大起伏山地以下区域;(4)高程、坡度和地貌对植被损毁与恢复的影响明显高于坡向。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9111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四川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彭文甫,周介铭,徐新良,等. 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动态监测[J]. 地球与环境,2017,45(2):193.
APA 彭文甫,周介铭,徐新良,&罗怀良.(2017).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动态监测.地球与环境,45(2),193.
MLA 彭文甫,et al."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动态监测".地球与环境 45.2(2017):19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