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高卷1; 徐兴良2![]()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36期号:5页码:1342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在以干热为显著特点的干热河谷,木棉成年树生长、开花良好。但其实生苗天然更新不良,其发生过程和影响因子至今尚不明确。通过对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种子扩散特点、萌发策略和影响因素研究,在分析木棉实生天然更新困难影响因子的同时,对更新幼苗的发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株木棉成年母树平均生产果实(358±46)个,单果和单株种子数分别为(274± 45)粒和(98092±2540)粒,木棉种质资源丰富。种子的扩散范围广,而田间种子损失量大(损失比例为霉变54.0%、动物取食18.2%和搬运12.0%)。自然条件下种子活力在落种后10—35 d,种子含水量为2.1%—5.9%时为最佳,落种45 d后活力显著下降。干旱条件下木棉落种萌发成苗过程是天然更新的关键环节,其间水分因子起直接作用,连续数日20%—40%的土壤含水率能促进幼苗更新。适度覆土(1—2 cm)可起到改善落种的水分环境的作用,从而促进萌发。旱季降雨少,干旱持续时间长是阻碍更新幼苗向幼树转化的瓶颈。可见,地表种子存留量低、土壤含水量低、种子自然活力保存时间短、自然和人为干扰等环节限制了木棉种群成功的实生天然更新。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9136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西南林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高卷,徐兴良,马焕成,等. 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J]. 生态学报,2016,36(5):1342. |
APA | 赵高卷.,徐兴良.,马焕成.,黄冬.,杨建军.,...&平盼.(2016).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生态学报,36(5),1342. |
MLA | 赵高卷,et al."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生态学报 36.5(2016):134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