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玮1; 胡中民1![]() ![]() ![]() ![]()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40期号:4页码:318 |
ISSN号 | 1005-264X |
英文摘要 | 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地带性隐域植被,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该区域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该文通过测定两种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叶、枝、干、根)、草本层(地上植被和地下根系)和土壤层(0-100 cm)的碳含量, 比较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 并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阐明了乔木层、土壤层和总碳密度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估算了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结果表明, 榆树疏林乔木层和土壤层平均碳含量都低于小叶杨人工林, 榆树疏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是小叶杨人工林的1/2。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中, 乔木层碳密度和土壤层碳密度总占比98%以上; 土壤层与植被层碳密度的比值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 过熟林时该比值分别为1.66 (榆树疏林)和1.87 (小叶杨人工林); 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的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总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乔木层碳密度及榆树疏林总碳密度与林龄均呈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小叶杨人工林乔木层的固碳速率约为榆树疏林的5倍, 榆树疏林生态系统和小叶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速率分别为0.81 Mg C·hm~(-2)·a~(-1)和5.35 Mg C·hm~(-2)·a~(-1)。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估算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加碳汇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0064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内蒙古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玮,胡中民,杨浩,等.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16,40(4):318. |
APA | 赵玮.,胡中民.,杨浩.,张雷明.,郭群.,...&李胜功.(2016).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40(4),318. |
MLA | 赵玮,et al."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和小叶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其与林龄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 40.4(2016):3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