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灾后重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柴慧霞1; 饶胜1; 牟雪洁1; 黄琦1; 王睿博2![]() |
刊名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052期号:006页码:1068 |
ISSN号 | 0479-8023 |
英文摘要 | 在GIS支持下,基于芦山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研究灾区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方法,提出灾后重建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格局的方案,指出各个区域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按照主要功能定位,优化后的国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城镇复合发展区3个区域:1)芦山地震灾区生态保护区,占区域总面积的80.6%,以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保护和恢复区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实施生态修复;2)生态农业发展区,约占区域总面积的13.4%,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功能区,其主导生态功能为农产品供给保障,同时兼具土壤保持功能;3)生态城镇复合发展区,仅占区域总面积的6.0%,是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应依据当地发展需求,进行生态城镇化建设,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0318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柴慧霞,饶胜,牟雪洁,等. 基于灾后重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2(006):1068. |
APA | 柴慧霞,饶胜,牟雪洁,黄琦,&王睿博.(2016).基于灾后重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52(006),1068. |
MLA | 柴慧霞,et al."基于灾后重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2.006(2016):106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