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林金煌1; 胡国建1; 祁新华1; 徐曹越1; 张岸2![]()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38期号:012页码:4155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生态安全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生态环境脆弱性会威胁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分别选取2000年和2015年的高程、坡度、岩性、土壤类型、NDVI、年均降水量、年均温、人口密度、人均GDP、路网密度、景观多样性、土地利用程度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13个指标,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全局Moran'I和LISA聚类图,从整体特征、空间差异、空间集聚、地类脆弱性分异以及驱动力5个方面,探讨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处于中度脆弱,但呈现出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的趋势;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强的整体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东南沿海增长不明显,部分地区有所下降,而西北内陆增长明显;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为显著正相关,在西北部山区地带为显著的高高聚集,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带为显著的低低聚集,16年间集聚性特征在空间上有所迁移和扩张;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在各地类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其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大小顺序始终为:林地〉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整体由中度脆弱向重度脆弱过渡;2000—2015年间,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有所变化,但人口密度、景观多样性、岩性和土壤类型一直是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的驱动力。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276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福建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林金煌,胡国建,祁新华,等.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J]. 生态学报,2018,038(012):4155. |
APA | 林金煌.,胡国建.,祁新华.,徐曹越.,张岸.,...&梁春阳.(2018).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生态学报,038(012),4155. |
MLA | 林金煌,et al."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生态学报 038.012(2018):415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